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1亿,占总人口的22%。作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进社会福祉的战略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养老服务消费成为连接老年福祉与经济活力的重要纽带,既承载着亿万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美好期待,也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新动能。
养老服务消费对经济与民生的双重意义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市场对智能监测设备、远程照护系统的迫切需求,推动科技企业研发可穿戴设备、护理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中医康养机构结合膳食调理、康复理疗等个性服务,推动中医药产业从药材销售向诊疗和养护全链条延伸。适老化改造带动了家具、卫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促使家居行业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优化,通过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促进了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发展,为银发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积极老龄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支持开发适应老年人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精准对接老年人在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下的养老需求。比如,让独居老人通过智能监测设备获得安全守护,让行动不便者借助适老化改造实现居家自主生活,让乐享生活的长者在老年大学、旅居养老中收获精神富足。养老服务消费与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双向促进,推动着积极老龄化从理念走向实践,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广东养老服务产业与消费齐驱并进
养老服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截至2024年底,广东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789万,老龄化率为17.46%,庞大的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链呈现规模扩张与质量升级并举的局面。2024年广东规上老年用品企业达到6814家,营收超过6500亿元,涵盖29个细分行业,其中131家企业、202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入选企业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民政厅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供给能力居全国前列,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过半,出口份额占比达70%。
构建区域协同的特色养老产业格局。在广东,养老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协同、特色鲜明的格局。珠三角城市群构建起完善的老年用品产业生态,广州和佛山作为研发设计的前沿阵地,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蕴与创新氛围为老年用品注入新颖创意。深圳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与先进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高地,生产出众多品质卓越的老年用品。东莞与中山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作为稳固的生产基地,保障了老年用品从创意到成品的高效转化。各环节紧密协作,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粤东、粤西、粤北则在康养旅游、温泉疗养等领域表现亮眼。
创新实践激活养老服务消费潜力。跨境融合与智慧升级的创新实践,进一步释放了养老服务消费的活力。作为国内首个跨境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南沙区养老院开通港澳老人专属入住通道,让港澳老人享受与本地户籍老人同等待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引入改良后的澳门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专业服务,推动了粤港澳养老服务的协同发展。同时,智慧养老的发展为消费注入新动能:广东推动医疗、家居、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研发适老化智能家居、康复机器人等产品,既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带动了智慧养老产业的消费增长,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的路径
优化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品类。在居家养老方面,推动助餐、助浴等上门服务发展,加速居家适老化改造进程,广泛推广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对居家老人健康与安全的实时监测。社区养老层面,着力加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实现服务资源的高效配送与便捷获取。机构养老则需优化床位结构,加大护理型床位占比,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照护需求。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拓展养老服务消费场景,增加服务供给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一方面,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确保养老金随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夯实老年人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储蓄、商业养老保险等,拓宽老年人财产性收入渠道。同时,积极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打破养老消费负担化、被动化的刻板印象,积极推动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建设,如虚拟康复训练室、人工智能健康顾问、互动式养老展厅,让老年人在试用体验中形成信任和兴趣,带动实际消费转化。
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消费环境。一方面,支持养老服务领域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引导具有主业优势的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普惠养老服务,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在用水、用电等方面的居民价格政策,减轻运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优化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机制,严厉打击欺老虐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高效处理养老服务消费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金羊网 文/王樱洁)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5年度广东省社科联青年学术工作坊《银发经济的广东方案: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2025GZF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