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收忙,硕果飘香沁心脾。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的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眼下,全国各地围绕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形式多样、韵味十足的庆祝活动,丰收节已成为亿万农民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的重要时刻,成为展示“三农”成果、汇聚政策合力、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平台。随着各地活动的举办,不仅增添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也在全社会凝聚起重农强农的强大力量。
丰收节,人们播种时的满怀希望、耕耘时的辛勤劳作,都化作了五谷丰登、穰穰满家的喜悦。庆祝丰收,不仅是在庆祝粮食的丰盈,也是对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众所周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耕文化积淀厚重、璀璨辉煌。从远古先民击壤而歌,到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年”字的祭谷表意,再到历久成俗的“籍田礼”,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一脉相承。我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唤醒人们对农业农村的重视,对农民尊重,让人们重新寻找回农耕文化的记忆。
生活需要仪式感,农民丰收节也需要这样的仪式感。现如今,农民丰收节有了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组织农民丰收故事会、村歌大赛等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展现农民艺术风采;开展融合线上线下、多元场景的促消费活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举办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智慧农业示范体验等新质生产力成果展,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创新实践带来的增收喜悦……这些庆祝活动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礼赞,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赓续。
当我们在庆祝农民丰收节的同时,更要读懂农民丰收节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村的浓厚氛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用心用情做好惠农助农工作,讲好农民故事、乡村故事,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激发强化全社会崇农情感、尊农共识和重农举措,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让我们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凝聚人心、鼓舞志气,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去实现丰收,用丰收来激励奋斗,进一步端牢中国饭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金羊网 文/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