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落幕。本届国赛,广东选手共获得14金8银9铜80优胜奖的佳绩。值得注意的是,广东预计有66名选手(包括代表国家有关行业参赛选手)入围52个世赛项目国家集训队,入围项目数量占比约80%。
以技能相约赛场、一展绝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充分体现大赛在引领技能人才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智能制造单元的协作,机器人以0.1毫米精度装配微型零件;选手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将智能家电交互界面的创意一点点变成可视化原型……3420名技能高手“逐鹿中原”,激烈的技能赛场不仅是规模空前的竞技舞台,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健全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这些举措厚植技能人才发展沃土,使新兴技能人才群体在比赛场上意气风发、在产业一线担当重任,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活跃在千行百业,用精湛技艺攻克技术难题,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初级技能人才多,高级技能人才少;传统型技能人才多,新兴型技能人才少;单一型技能人才多,复合型技能人才少。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优化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企业对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机遇,需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努力为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正因此,需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使技能人才各项工作有机衔接、系统推进,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今天,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精湛技艺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随着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供给体系日益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书写更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篇章,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