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通过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培育村级特色产业30多个,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应走出“同质化”的困境,避免盲目跟风、千篇一律,关键在因村制宜,精准施策,以特色为笔、产业为墨,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乡村差异化发展。
探“土特产”,深挖“特色富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增强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因此,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主动走进山野田间,挖掘“特色富矿”,立足于本地土壤、气候、文化孕育的独特物产,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夯实形成规模、产生效益的产业基础。唯有把准特色脉搏,坚持聚焦市场需求,以“特”破圈,为产业发展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拓新路,方能探寻跨界融合的道路,真正地把“土特产”变成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
强“产业链”,释放“特色价值”。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既需要看到特色资源藏于山水、融于文化之中,应突出地方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也要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真正地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打通电商渠道,让土特产“走得远、卖得好”,进而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品质、讲好乡村故事,让产业链有“长度”更有“厚度”。同时,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释放更大的特色价值,还需要在增加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上用心,通过抱团发展,让乡村产业从“零散分布”走向“精准聚焦”,让不起眼的乡土物产变身“金名片”。
圆“振兴梦”,彰显“特色成效”。促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不走寻常路”,以特色为“突破口”,在村民增收、乡村和美上下功夫。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精神面貌新起来的具体实践,既需要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新农人、大学生等人才,汇聚磅礴力量,也需要以“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产业,构建起“人人参与、共享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群众献智献力,在产业兴旺中尝到乡村振兴的“甜头”。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特色”为魂、以“融合”为翼,让更多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精髓所在。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冒出来”,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让乡村又“颜值”又有“产值”,以独一无二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金羊网 文/范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