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加强旅客运输组织,丰富客运产品供给,积极助力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为旅客平安便捷温馨出行和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9月17日人民网)
“32亿人次”的数字映入眼帘,这不仅是一组创历史同期新高的运输数据,更是一幅活力中国的现实写照。一趟趟列车的启程,是返乡团聚的温情,是探索远方的期待,也是为生活奔波的坚持。铁路运输的高位运行,既是民生保障的温度计,也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更彰显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澎湃活力。
“运力答卷”写满了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出行是否便捷,从来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统筹高铁与普速铁路资源,京哈高铁、沪昆高铁的高标运行释放效率,渝厦高铁新增线路打通脉络,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27列的规模,同比增长7.7%的运力,公益性“慢火车”持续开行,广深港高铁2115万、中老铁路17.4万人次的跨境旅客量,正在诠释着钢铁轨道既能承载复兴号的风驰电掣,也能守护慢火车的民生情怀,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温度的发展。出行无忧的旅程既丈量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也温暖着普通人的生活。
“服务创新”勾勒出美好出行的幸福轮廓。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优惠票规则优化让学子出行更省心,推行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提升通行效率,92个互联网订餐站点努力供好“一盒好饭”,40座车站试点高铁宠物托运,30座车站推行“轻装行”服务,45个车站实现铁路与地铁免安检接驳等一系列措施应景而生。铁路服务的每一次细微升级都在破解旅客出行的实际难题。这些看似琐碎的改进,恰恰构成了美好出行的基础框架。当适老化列车载着银发族饱览山河,当主题专列呼应年轻人的热爱,铁路已经成为传递人文关怀的纽带。
“流量密码”激活了经济复苏的强劲动能。32亿人次的客流量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引擎”。国铁集团瞄准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需求,致力“火车向着景区开”。1至8月1551列旅游列车的开行量,同比增长26.1%的增幅,不仅点燃了旅游经济的热度,更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的发展。“旅游列车+”经济正在一步一步拓展出消费新场景,银发专列正蓄力释放经济潜力。铁路就像经济的毛细血管,既保障人员流动又促进商品流通,这种高效畅通的运输体系正发挥着独特作用。从服务创新到经济拉动,印证着民生温度与经济脉动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32亿人次的成绩是短暂过去的总结,更是展望未来的起点。出行更顺畅,才能持续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注入动力。“走得了”也要“走得好”,“运旅客”更要“促发展”,中国铁路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次创新,都在书写着民生温度与经济加速度的双重答卷。而这流动的中国,这流动的活力,也将促使中国经济的列车行稳致远。(张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