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护国之瑰宝赓续历史文脉 谱当代华章筑牢文明根基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徐江 发表时间:2025-09-12 12:00
金羊评论  作者:徐江  2025-09-12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浓墨重彩的“十四五”文物篇章。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十四五”时期,全国文物工作者以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文物保护更有力、利用更有效、传承更广泛的壮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开,成就斐然、气象万千。延绵后世、惠泽人民,如今,文化遗产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遗产,保护为要。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始终是首要任务。“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探索推进国家文物督察制度,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联合督促各地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文物保护的制度刚性,赓续城乡发展的历史文脉;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6部行政法规、10部部门规章、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构筑起了依法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近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有力推进,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实施,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十四五”时期,坚持保护第一,加强文物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守护国之瑰宝,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焕发光彩、永续发展。

传承弘扬,焕新而生。文化传承发展在时间维度中,不仅意味着今人连接古人,还意味着今人传向后人,让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如果说保护是“存其形”,那么传承便是“铸其魂”,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活沉睡在文化瑰宝中的文明基因,使其与当代社会文化相适应。“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数字敦煌”项目的全球共享、非遗技艺的时尚化表达;在“何以中国”读懂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在“汉字中国”领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这些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不再是尘封的记忆,通过走出博物馆、走出书本,以鲜活姿态融入当代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瑰宝,激发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中华文化瑰宝作为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精华和精神象征,在岁月流转中,以永恒的姿态铭刻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基因,诉说着自强不息的文明史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和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以强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利用为主线,着力构建理念更科学、制度更完善、方法更精细的文物保护体系,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文物领域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着力加强文物价值研究挖掘、推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着力增加有效供给、让文物蕴藏的宝贵价值真正活起来,必将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羊网 文/徐江)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