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以和平发展铺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来源:金羊网 作者:滕飞;张一凡 发表时间:2025-09-12 09:29
金羊网  作者:滕飞;张一凡  2025-09-12
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场胜利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镜鉴。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新时代,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文明底色与历史烽火

铸就中华民族和平基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深植着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思想理念层面,从“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到“道法自然”的道家智慧,“和合”的理念源远流长。在社会理想方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追求贯穿历史。中华文明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思想内核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其鲜明底色。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践行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格局,推动构建协和万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基因的当代传承,对人类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开拓创新。正因如此,众多国家当年与中国并肩抗战、如今齐聚北京共襄纪念,彰显中国和平理念感召世界。

抗战淬炼中华民族和平基因。回望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欺凌。日本军国主义的持续侵略,更曾使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境地。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起抵抗,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洗刷了近代以来抵御外侮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彪炳史册的贡献。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代中国的苦难史,既是和平基因的淬炼史,更是捍卫和平的觉醒史。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理解,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苦难淬炼中得以深化。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历史,深知决不能走西方依靠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于中国式现代化征程里愈显坚毅。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发展壮大自己,并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凝聚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深刻表明,和平不是被动妥协的结果,而是靠坚定斗争赢得的;现代化不是以邻为壑的扩张,而是以人民福祉为核心的共同发展。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中国人民从战争磨难中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基于自身历史遭遇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向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

伟大抗战精神为和平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能够引导全体人民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其彰显的斗争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风险挑战面前敢于亮剑、善于破局,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其传递的必胜信念,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新征程,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全民族的情感认同、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磅礴力量。

伟大抗战精神是凝聚国际共识、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旗帜。抗战时期,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以巨大民族牺牲牵制并歼灭大量日军,有力支援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彰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强暴的坚定意志;中国积极倡导与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彰显团结御侮的正义力量,更以《论持久战》等重要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贡献了中国方案。这一历程深刻昭示:唯有秉持正确历史观、捍卫公平正义,才能筑牢世界和平发展的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抗战胜利筑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根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从历史维度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和平发展的核心方向。从《论持久战》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略智慧,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事业始终将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反抗侵略与和平愿景紧密结合,以顽强斗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让“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模式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和平发展的安全保障。“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历史惨痛教训留给我们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和平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全军将士要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抗战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信心,逐步成为抵御侵略的中流砥柱,才为最终胜利筑牢了军事基础。

新时代以来,人民军队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此次阅兵,45个方(梯)队受阅,多数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充分展现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这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也是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宣示。

中国式现代化以和平发展超越“国强必霸”。西方现代化进程往往伴随殖民扩张与战争掠夺,“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曾导致无数战争与苦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凝聚了国内各界力量,更倡导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战,展现出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和平视野。

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际合作,为共建国家创造大量发展机遇;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以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秉持多边主义凝聚和平共识;用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以开放姿态推动共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为人类社会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贡献了中国智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金羊网 文/滕飞 张一凡)

作者简介:滕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一凡,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