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与国铁济南局青岛站联合推动的邮轮旅客 “海铁联运西南通道” 正式打通,这一创举不仅为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带来新契机,更在产业协同创新层面树立了新标杆。
一直以来,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南方向的邮轮客源拓展面临诸多挑战。地理距离导致交通衔接不便,旅客从内陆前往沿海港口往往需多次换乘,耗时费力,这无疑成为制约邮轮产业市场拓展的瓶颈。而此次 “海铁联运西南通道” 的开通,恰似一场 “及时雨”,精准解决了这一行业顽疾。联合攻关团队深入市场调研,从旅客需求出发,创新性提出 “定制化运力保障 + 全链条联动服务” 方案,是一次以市场为导向的成功实践。这不仅体现了对市场痛点的敏锐洞察,更展现出主动求变、勇于创新的行业担当。
从交通行业协同视角看,这一模式打破了铁路与港口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铁路系统发挥其在长距离运输中的运量大、稳定性强的优势,保障大规模旅客的长途输送;港口集团则凭借专业的邮轮运营能力及海上航线资源,负责后续海上行程,二者紧密配合,实现了 “门到门” 的一站式运输服务。国铁济南局青岛站为满足邮轮旅客集中出行需求,在列车上加挂卧铺车厢,并在车站设置专用通道,提供从火车到大巴再到邮轮的无缝衔接服务,这种跨行业的深度协同,为其他交通领域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望推动更多综合交通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旅游市场方面,这一创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体验。对于西南地区的游客而言,以往遥不可及的邮轮之旅变得触手可及。舒适的火车卧铺长途旅行,搭配轻松惬意的海上邮轮度假,既丰富了旅游行程的多样性,又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一模式还将促进旅游市场的细分与拓展,吸引更多内陆游客选择邮轮旅游,带动邮轮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从区域发展战略角度而言,“海铁联运西南通道” 的开通,强化了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与内陆地区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青岛邮轮母港拓展客源市场,提升其在全国邮轮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另一方面,为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南省份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 “引客入鲁” 战略实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希望这种 “海铁联运” 模式能够常态化运营,并不断向更多地区拓展,持续挖掘市场潜力,为交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提供更多可借鉴的范例,推动我国综合交通与旅游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鲁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