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举办的国际网联最高级别女子团体网球赛事比利·简·金杯赛上,美国球员汤森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吐槽她在中国期间见到的食物。视频中,从牛蛙、甲鱼到海参、鸡胗,无一不被她吐槽了个遍,甚至给出极低的分数评价。她的言论招来国内外网友的广泛批评。
从个人感受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也都有评价的权利,这无可厚非。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确实会让人对一些不熟悉的食物产生本能的排斥。但是,主观的个人感受,不能和极尽贬损画上等号,更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传播不实信息。事实上,她所列举的食材,无不产自现代化养殖体系,且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和食物伦理。而且,正如一位国外网友说的:“当她对牛蛙和鸡胗大感震惊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法国菜里的蜗牛和鹅肝?”——汤森德的发言,既体现了她的认知狭隘,也暴露出她的偏见和“双标”。
更何况,相比起一般游客,汤森德更有谨言慎行的义务。作为一名代表一国参赛的职业球员,她不仅是来比赛的,更有责任展现体育精神、借助体育桥梁开展文化交流。
体育精神的核心是尊重,它不仅包括尊重对手、尊重规则,也理应包括尊重赛事举办地的文化和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无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期间,众多外国运动员饶有兴致地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体验,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这才是参加国际大赛的题中之义。
作为职业球员,汤森德很快做出了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的言论不妥,这说明她的理智和分寸并没有完全下线。相信她之后会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这样一段插曲,不应掩盖国际赛事本身旨在传递的尊重与友谊,也希望汤森德能以此为契机,放下自己心中那座“偏见”的大山,慢慢去体验中国饮食文化的无穷魅力。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