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将同步组织本地区、本系统系列活动。本次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举办。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从2014年开始,今年是第12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除举办开幕式、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国际推介会,围绕网络安全协同防御、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合规治理等主题举办12场分论坛之外,还将开展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同时组织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普及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网络安全知识下沉基层、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学安全、懂安全、护安全”的全民参与氛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对我国网络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战略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技术和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护航网络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履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推动以高水平网络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得到大幅提高。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与此同时,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指明前进方向。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将集中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成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这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不断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网络安全保障,让14亿多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网络空间没有“安全孤岛”,维护网络安全也没有旁观者。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不仅是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安全建设的起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拧紧“安全阀”,必将构筑起守护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金羊网 文/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