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让青少年拥有一个难忘的开学第一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将在北京隆重举办,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牢信仰之基,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奋斗之志,无疑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纪念抗战胜利,重在传承抗战精神,各地要给青少年上好抗战精神课,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燃起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少年筑牢信仰之基。信念如炬,九死未悔。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东北抗日联军赤胆忠心,白山黑水间抗战14载烽火岁月,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贫瘠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工业实力,延安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边生产、边打仗,谱写了革命战争史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危急时刻,踊跃捐资捐物,积极回国服务参战,与祖国人民共赴国难……抗战历史深刻印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撑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各地中小学校要利用开学第一课,系统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脉络,让青少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青少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凝聚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从杨靖宇将军“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铮铮誓言,到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用生命捍卫信仰,从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壮丽诗篇,到狼牙山五壮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抉择……这些抗战故事既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开学第一课,就要讲好抗战故事,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阅读优秀抗战图书、参观抗战纪念馆等方式,让青少年深刻感受抗战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在缅怀先烈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少年锤炼奋斗之志。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高的致敬。今天,我们生逢盛世,沐浴着和平阳光,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9月3日,中国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阅兵将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不仅将展示新一代先进武器,还将展示军兵种结构的崭新布局。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要引导青少年在观看大阅兵中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树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好好学习、锤炼本领,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躬身实践、主动作为,争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金羊网 文/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