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人才为先。要紧紧围绕“引才、育才、留才”三个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激活强劲的人才动能,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全面“引”,打造“新高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生产的基础和动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基层治理到民生福祉,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侧重点不同,加强农业科技、电商运营、文旅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引领,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从“脸朝黄土背朝天”到麦田的机械化、管理的数字化,从“老农民”到“新农人”,加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持续引进,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动能保障。因此,搭建人才与乡村对接的桥梁,引导人才、技术、资本、产业回流乡村,能为乡村振兴聚集更多的“智囊”。
注重“育”,筑起“蓄水池”。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单单是产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重要的是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为人才注入“动能”。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乡村人才培训体系,确保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发展的时代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人才量身定制“学习套餐”,构建“定向培养+实践锻炼+终身教育”的立体化培育体系,构建“导师帮带”体系,为乡村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资源参与,让人才在各个领域经风雨、增才干。
倾情“留”,构筑“舒适圈”。引进来靠政策,用得上靠培育,而留下来是靠的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既要从关心的心理角度着力,又要从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创业贴息贷款、企业融资协调服务、生活补贴等多个方面着手,去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树牢注重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搭建成长平台。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开展优秀教师、“学习之星”及龙头企业等系列评选和宣传,营造赶学比超的氛围,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进、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动能保障,推动村集体经济等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唱响丰收的赞歌。(杨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