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南国书香浓。”8月15日,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5南国书香节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B 区盛大开幕。本届书香节首次以国际书展的姿态亮相,标志着其从区域性活动向国际性盛会的标志性跨越,在文化交流领域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
从首届书香节全国率先展销港台图书,到开设港澳台文化主题馆,再到如今开设国际主题馆,32年来,书香节始终坚守“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的宗旨,发挥岭南文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作用,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展路径,推介各国文化成果,让开放的基因持续生长。今年书香节以“1+1+N”模式办展,打造1个主会场、联动467个特色分会场,展陈与销售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近50万种各类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特别是主会场专门设置“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通过“空间再造、科技赋能、文明对话”三大维度,构建全球知识共享生态的实践路径,为中外文明互鉴搭建了广阔平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德国最美图书到法国文化漫谈,从日本文创周边到中亚历史文化,再到全球超级畅销书作者的思想碰撞……本届书香节汇聚了多元文化精华,既涵盖地域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又聚焦当代文化传播的前沿动态。这种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不仅为国内读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世界文化的窗口,也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架起了桥梁。这种国际化转型,既是书香节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既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探索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模式,彰显了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更动人的是,这场国际化的书香节,打破了“单向输出”的旧模式,构建起“双向对话”的新生态。当德国读者通过线上展厅“云游”岭南文化馆,当广州孩童在 VR 体验区“走进”巴黎圣母院,当中国网络文学译者与美国作家探讨“东方叙事美学”,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文化交流,正在重新定义“国际书展”的内涵。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遇,本土与全球碰撞,读者与作者互动,让阅读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行为,而是跨越山海的集体精神漫游;让文化交流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输入,而是文明互鉴的双向共鸣。在开放与包容中,书香节的国际化转型,为全球化时代如何开展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范例。因为真正的国际化并非简单的文化拼盘,而是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的深度对话与共生。
以书为媒、以文化为纽带,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是时代所需、发展所趋。当书香节的书香漫过珠江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阅读盛宴,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走向世界的姿态。文化要“走得远”,先要“站得稳”;要想“被看见”,先要学会“对话艺术”。本届书香节犹如一艘满载文明火种的航船,既将中国故事带向世界,也将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引入中国。当越来越多像南国书香节这样的文化平台,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以真诚的态度对话文明,我们终将在交流互鉴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奇,让“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的图景愈发蔚为壮观。(金羊网 文/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