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坚守与关怀书写奋斗者的赞歌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何竹梅 发表时间:2025-08-06 18:31
金羊评论  作者:何竹梅  2025-08-06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与劳动者的汗水交相辉映。

当三湘大地被烈日炙烤得发烫,当温度计的红线一次次突破历史刻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比阳光更炽热,他们的汗水比盛夏更滚烫。在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在城市街巷的环卫车上,在电力检修的高空斗臂里,他们用双肩扛起发展重任,用双手托举民生温度,用脊梁筑牢安全防线。正如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慰问时所言:“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奋斗的光芒,每一份坚守都凝聚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既是对劳动者的深情礼赞,更是对高温下奋斗者的集体致敬。

以汗为“墨”,书写发展答卷。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工地上,钢筋工李明的安全帽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顺着脖颈滑入衣领,在后背晕开深色的印记。“高温天钢筋烫手,但我们不能停,这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得按时交付。”他的话语朴实却铿锵。这样的场景,在湖南各地的重点项目现场反复上演。数据显示,今年湖南全省重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在高温下用汗水浇灌的硕果。这种奋斗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同样激荡。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从北国粮仓到南方水乡,无数劳动者用坚守诠释着“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以汗为“墨”书写着发展答卷。

关怀如“荫”,构筑清凉防线。面对持续高温,湖南省委省政府打出“政策+服务”组合拳。省总工会将高温津贴标准提升至每月300元,并明确“发现金、不折现”,全省5006个工会驿站化身“避暑角”,24小时提供冰镇绿豆汤、藿香正气水和空调休憩空间。在张家界,工会干部将高温政策编成苗歌小调,通过“村村响”广播传遍田间地头;在长沙雨花区,外卖骑手扫码即可在工会驿站领取防暑口罩和应急药品。这些“凉策”不仅驱散了暑气,更温暖了劳动者的心。全国上下的关怀同样细致入微,从政策保障到设施建设,从物质关怀到精神慰藉,各级党委政府正织就一张细密的“防暑降温网”,构筑起一道清凉防线。

精神似“炬”,照亮前行之路。在娄底某建筑工地,农民工李建国拿到补发的600元高温津贴时眼眶泛红:“以前觉得高温补贴是‘纸上的字’,现在真金白银到了手,才知道党和政府把我们的冷暖放在了心坎上。” 这种获得感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尊重。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始终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在湖南,工会干部带着测温仪深入工地维权,供电段的职工在40℃高温下检修接触网……他们守护的是是“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与担当。这似“炬”的精神,照亮着前行之路。

上下同“行”,共筑发展丰碑。在这场战高温的全民行动中,我们看到了“上下同欲者胜”的磅礴力量。企业主动调整作业时间,在工地设置遮阳棚、配备急救箱;社区开设“清凉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水和避暑场所;市民自发为环卫工、快递员送上冷饮和问候。这种全社会的关怀联动,让高温下的坚守不再孤单,让奋斗的征程充满温情。站在更高的历史维度,这场高温“烤”验折射出中国发展的深层逻辑:劳动者的奋斗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党和政府的关怀是奋斗的坚强后盾,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奋斗的温暖底色。这不仅是对湖南劳动者的承诺,更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宣告。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与劳动者的汗水交相辉映。这是一幅新时代的奋斗长卷,每一笔都饱蘸着拼搏的激情,每一抹都洋溢着关怀的温度。让我们向高温下的坚守者致敬,向所有为梦想而奋斗的中国人致敬!因为他们的汗水,正浇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花;他们的坚守,正在书写人类文明史上最壮丽的篇章。(金羊网 文/何竹梅)

编辑:吴方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