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对谋划好“十五五”时期发展至关重要。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认真研究吸收网民的意见建议,必将为科学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形成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坚实支撑。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重要形式。“七五”计划编制开始大范围征求意见,“十五”计划首次通过群众征文方式征集意见建议,“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国家发改委、工商联、妇联等党群机构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有关方面开展网上意见征集活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回顾编制实施的14个五年计划规划,贯彻民主集中制被越来越频繁地重视起来。编制工作倾听各方面意见、汇集各方面智慧,有力保障了计划规划的民主性、科学性。我国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十五五”规划,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无疑能够使规划更好体现发展所需,民心所盼,进一步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决策从“纸上”落到“地上”时更具实效、更有温度。
“五年规划”,如同一把标尺,丈量着奋进中国的足迹。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这样,如此科学地制定每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一起奋斗。纵览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其目标、内容、体系与机制基本上适应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个有序递进、接续奋斗的发展过程。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仅展现着“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潜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心朝一处想,劲就会往一处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的过程,是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的过程,是增进共识、增强合力的过程,归根到底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来,一份由人民群众出谋划策、由人民群众拍板定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将在人民群众热情参与、积极执行中收获最佳的政策效应,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澎湃动力。(金羊网 文/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