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跨越山海的紧急驰援,彰显同甘共苦的胞波情谊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石川 发表时间:2025-03-31 07:31
金羊网  作者:王石川  2025-03-31
缅甸地震,牵动人心。作为邻国,中国快速反应,紧急驰援。

□王石川

“此次地震发生在缅甸当地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实皆断裂带。”据报道,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缅甸此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有分析认为,地震破裂长度约500公里,地表破裂规模可能为陆地走滑地震之最,地震释放的能量量级“相当于约一千颗原子弹”。

缅甸地震,牵动人心。作为邻国,中国快速反应,紧急驰援。地震当天,中国外交部迅速表态,“对缅甸人民遭受的地震灾害感同身受,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

从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到派出多支救援队,再到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在震后的一系列行动,生动诠释了“尽己所能”,深刻彰显了大国担当。

地震发生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只要愿意帮助缅甸受灾群众,我们都真挚欢迎。”此次地震烈度高、危害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缅甸方面需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中缅山水相连、世代毗邻而居,两国人民胞波(兄弟)情谊深厚。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紧急协调救灾援助;中国救援人员更是跨越山海之远星夜驰援,为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率先到达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中国连夜紧急驰援缅甸,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善意与友好,有助于帮助缅甸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增强缅甸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正如中国驻缅甸大使马珈所称,中国不仅为缅甸灾区人民带来了专业的救援力量,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缅深厚胞波情谊,践行了同甘共苦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理念。

面对国际社会发生的地震等灾情,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比如,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中国政府当即决定向尼泊尔政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帮助尼方开展救灾安置工作;又比如,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中国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向土耳其派遣救援队伍、医疗队伍并提供救灾所需物资。

一次次驰援,一次次助力,一场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无不表明:中国人民用行动展现中国温度和中国力量,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份跨越国界的担当,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亦是对“兼济天下”基因的传承。中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受灾群众带去生的希望,也为全球人道主义事业注入新的能量、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大家一道努力,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