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领会报告精神,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创新思维、果敢行动和无畏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汲取“不破不立敢为先”的创新力量,树牢“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改革理念。改革的征程,是不断突破旧有框架、探索全新路径的过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村民以“大包干”的创举拉开农村改革大幕,这一勇敢尝试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束缚,释放出巨大生产力。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浪潮澎湃。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改革的创新内涵,把创新意识融入工作理念,以开放包容心态接纳新思想、新技术、新模式。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摆脱路径依赖,敢于突破常规,在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发展扫除障碍,开辟新的增长空间,让创新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引擎,引领经济社会在时代变革中奋勇前行。
汲取“海纳百川天地宽”的开放力量,厚植“拥抱世界,合作共赢”的全球视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与世界紧密相连。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决定发展的潜力。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开放的战略意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文化交融等领域主动作为。在吸引外资、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发展需求,搭建合作桥梁,共享发展机遇。同时,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开放胸怀汇聚全球资源,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担当力量,锤炼“攻坚克难,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改革发展之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无论是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还是社会民生领域改革,都涉及复杂利益调整,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困难,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将改革进行到底。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改革中的“硬骨头”,不推诿、不退缩,制定科学方案,稳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贡献智慧与力量,书写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金羊网 文/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