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聚焦”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陈睿 发表时间:2025-07-30 15:11
金羊评论  作者:陈睿  2025-07-30
防汛抗旱工作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7月以来,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全国总体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洪涝偏重,局地暴雨洪涝事件多发重发,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灾害风险偏高。防汛抗旱工作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清醒认识到洪涝干旱灾害形势的异常与严峻,坚决摒弃麻痹松懈思想,强化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提早布局、积极行动、全力防范,以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举措筑牢防汛抗旱的安全堤坝。

聚焦精准预警,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预报预警,作为灾害防御的“前哨站”,是科学决策、有效避险、减少损失的关键前提。及时、精准预报预警,能够提前预知暴雨、洪水、干旱的到来,为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抢险力量、准备救灾物资、预泄水库腾库容、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等争取到极其宝贵的时间,是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和台风等变化趋势,如同精密的仪器一般,提高预测预报预警精准度、实效性,特别是着力提升对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通过加密气象、海洋、水旱、地质等灾害的监测站点布设,在大地上编织一张紧密的监测网,开展防汛抗旱联合会商,汇聚各方智慧,研判汛情旱情发展态势,及时、科学地部署安排重点地区防汛抗旱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发布预警响应和安全提示信息,让预警信息传遍每一个角落,建立健全直达风险区群众、施工人员、游客的预警“叫应”机制,强化“预警—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加强跟踪调度,确保相关责任人有“叫”有“应”有“为”,让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高效运转。

聚焦设施加固,夯实防汛抗旱“根基石”。江河湖泊堤坝、水库、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在洪水来临时承担着蓄水、滞水、泄水、排水的重任,在干旱时又肩负着供水的使命。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一方面,要如同精心呵护生命一般夯实水旱灾害防御基础。平日里,我们要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让每一处工程都坚如磐石。加强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确保河流畅通无阻,堤防稳固可靠。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根据抗旱需要,提前储备、科学调度抗旱水资源,实施大江大河大湖和骨干水工程抗旱应急水量调度,全力发挥抗旱减灾效益,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强化河道、堤防、水库、闸泵、蓄滞洪区等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系统运用“拦、分、蓄、滞、排”措施,最大程度发挥防洪减灾效益。强化水库巡查防守,坚决防止水库垮坝、重点堤防溃决导致的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加强堤防巡查防守,针对重要堤防、重大险情堤段和超警幅度大堤段,预置巡查人员、技术专家、抢险力量,做到抢早、抢小、抢住,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聚焦应急演练,答好防汛抗旱“民生卷”。防汛抗旱,人力资源是无可替代的核心力量。我们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锻造一支专业过硬、作风顽强的救援力量。围绕典型灾害案例和极端天气风险,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演练,让每一位参与者都熟悉流程、提升技能,凝聚全民防汛抗旱合力,让全社会都成为防汛抗旱的坚强后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面对灾情险情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如同中流砥柱一般冲锋在前,发挥主心骨和贴心人作用,用责任与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要优化决策,科学研判汛情旱情形势,做好应急准备,又要做好表率,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现场调度指挥,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受灾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立足自身岗位,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确保防汛抗旱救灾抢险工作万无一失,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抵御灾害的坚固堡垒。(陈睿)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