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落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网络强国从宏伟蓝图逐步转化为生动实践,网信事业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以来,我国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揆诸现实,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目前超过了90%。“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无障碍水平不断提升,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长足进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产品、直播电商等成为消费新热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惠及人民,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互联网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当前,网信事业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焦点、引领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之先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网”开来,必须牢牢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新动能,不断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网络应用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行稳致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当代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1994年,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一路走来,中国互联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辟了网络空间新天地。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弱小走向强盛,牢牢把握住了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住了我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大大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精彩的网信篇章。以一“网”无前、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将在网络强国的建设中迈出更大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金羊网 文/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