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广东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杜才云 发表时间:2025-07-10 18:01
金羊评论  作者:杜才云  2025-07-10
广东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正推动城乡发展从“失衡”向“均衡”跃升。

助力“百千万工程” 全省11688家民企结对8992个村。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其发展能级直接决定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成色。广东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正推动城乡发展从“失衡”向“均衡”跃升。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8992个村的生动实践,恰如为这台“新引擎”注入了民营经济的强劲动能,在南粤大地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结对共建织密引擎“传动网”,让资源要素精准对接。引擎的高效运转,始于传动系统的精密咬合。广东省工商联创新构建的结对机制,正是让城乡资源高效流动的“传动轴”。117家省级商会与109个县(市)实现全结对,1949家市县级商会辐射854个镇、1105个村,通过“一对一精准滴灌、一对多辐射带动、多对一集中攻坚”的联动模式,356亿元投资精准转化为421个落地产业项目。这种“商会搭台、企业唱戏、镇村受益”的闭环体系,既避免了资源错配的“空转内耗”,又打通了乡村发展的“堵点难点”,让帮扶力量像齿轮般精准咬合、高效传动,确保“新引擎”的动力不流失、不浪费。

产业赋能锻造引擎“动力核”,为乡村发展蓄能提效。产业振兴是“新引擎”的“核心缸体”,决定着动力输出的强弱持久。海大、温氏等农业龙头深耕“田间到餐桌”全链条,为乡村经济注入“稳定马力”;腾讯、TCL以数字技术为乡村装上“智能芯片”,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238个“乡村微工厂”如同分布式“小马达”,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164.3亿元总投资催生的11517个项目,覆盖种养加工、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多元领域,既保证了引擎运转的“持续输出”,又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调速”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让“新引擎”始终保持强劲动能。

乡贤回归加注引擎“润滑液”,畅通城乡协同经络。乡贤资源如同“新引擎”运转的“润滑液”,能有效减少城乡要素流动的摩擦阻力。茂名金塘镇32位乡贤带回6.3亿元投资和13个产业项目,广东山东商会促成肇庆德庆合作项目落地,这些带着乡土温度的回归,既破解了外来资本“水土不服”的难题,又激活了本土资源的沉睡价值。乡贤群体兼具“市场敏锐度”与“乡土亲近感”,他们主导的项目更贴合乡村实际需求,如同为引擎关键部位注入适配的润滑剂,让城乡合作在理念融合、资源整合中运转更顺畅、更持久,确保“新引擎”高效低耗、良性运转。

多元协同筑牢引擎“保障盾”,护航发展行稳致远。一台可靠的“新引擎”,离不开坚实的保障系统。广东省工商联构建的“四位一体”帮扶网络,正是乡村振兴的“稳压装置”。近千家党组织结对镇村强化“红色领航”,为引擎运转提供“政治稳定器”;30万家企业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守护“生态基底”,为引擎加装“环保滤清器”;清远“镇村工厂”“企农直连”、中山“企业家林”等特色实践,形成“党建引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立体支撑。86.63亿元新项目集中签约,更彰显保障系统的扩容升级能力——既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红线,又托举“金山银山”的发展高线,让“新引擎”在可持续轨道上平稳运行、行稳致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民营经济的澎湃动能与乡村振兴的广阔需求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这台“新引擎”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这场由11688家民企与8992个村共同书写的实践,不仅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方案”,更向世界展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随着“新引擎”持续轰鸣,南粤大地必将绘就更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让协调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个角落,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支撑。(金羊网 文/杜才云)

编辑:苏惠琳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