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立法,写好法治为民靠民惠民新答卷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塞秋 发表时间:2025-07-17 19:47
金羊评论  作者:塞秋  2025-07-17

今天,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更注重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快灵”地方立法应运而生,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需要几条就定几条,能用三五条解决问题就不搞“鸿篇巨制”。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国家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民生关切是需要法律来回应的,以“小切口、有特色”立法精准破解民生难题,既要将法治的根须深深扎根基层大地的肌理之中,也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回应群众关切,让立法有高度、更有温度。从国家大规划到居民住宅物业管理的细碎纠葛,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群众美好生活环境,从……立法工作既关乎国家大局,也关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切口”,要为百姓生活幸福护航,就需要用好“小快灵”立法,回应民生关切,精准切除病灶,写好法治为民靠民惠民新答卷。

顺应民心民意,坚持立法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从确保网络餐饮落实食品安全要求,到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关系到地方的发展,也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增强地方性立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就需要坚持群众导向、问题导向,顺应民心民意,方能把准工作方向,站稳立法的人民脚跟。因此,在立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寻“需求点”,坚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落实、可检查、可评估,让“小快灵”立法更地解决个性化、特色化需求,破解地方具体问题,让法治更好地守护民生。

善于群策群力,坚持立法靠民。“小快灵”立法要更好地发挥惠民的作用,就需要“立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当“主角”,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治国理政,为立法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民声”走进地方立法。立法从来不易,出台人民点赞的良法更是挑战。聚焦人民关切,推进“小快灵”立法,要围绕发展与安全、人民健康、基层治理、医疗卫生等领域,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于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大智慧,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书写为民服务新答卷。

守护百姓福祉,坚持立法惠民。立法为民,法贵惠民。法治的根基在人民,立法不是终点,不仅要避免“上下一般粗、照抄照搬”的立法方式,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在提升立法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更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接受人民群众评判,真正地发挥立法作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堵心事、揪心事,使立法更满足人民需要,让“小快灵”托起“大民生”。“小快灵”立法,“小”的只是切口,立法质量不能降、立法效果不能降,这就需要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小快灵”立法,既要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在小切口、深挖掘、真落实上下功夫,也要真正地“灵”,切实解决全的急难愁盼,方能让“小办法”办好民生“大事情”。(塞秋)

编辑:严哲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