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书写海洋经济发展“粤”美诗篇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杜才云 发表时间:2025-07-17 19:47
金羊评论  作者:杜才云  2025-07-17

作为拥有4114公里大陆海岸线、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的海洋经济大省,广东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定力,在蓝色海洋上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立足深厚底蕴,重塑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广东紧扣中央“优近拓远、湾区发展”战略,以港产城深度融合为路径,重塑海洋经济空间体系。截至目前,广东已拥有超8万家涉海企业,其中“四上企业”近6500家。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广东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广州依托《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构建“一带三区,串珠成链”格局,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在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深圳实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攻坚行动,盐田港智慧港口引入无人集卡与自动化岸桥,作业效率提升,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斐然。湛江凭借西部陆海新通道,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已投产,其热塑性聚氨酯装置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生产线。港产城融合,广东沿海经济带全域协同,海洋经济新版图正逐步呈现,以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引领周边区域共同迈向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推动产业升级,激活向海图强核心引擎。产业兴旺是海洋经济强盛的关键。广东以“优旧育新”战略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在阳江青洲五、六期海上风电项目现场,深海养殖网箱与风机阵列共生,实现“海上发电、海底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珠海云洲智能研发的无人船艇,成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标杆。海上风电领域,广东持续领跑全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项目年提供清洁能源超20亿千瓦时,构建起完整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广东将在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的基础上,在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为向海图强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科技创新,注入海洋经济强劲动能。科技是向海图强的硬核支撑。广东整合资源建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超100个省级以上涉海重大科创平台,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三级转化体系,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广州海洋实验室研发的“海狮Ⅱ号”深海探测系统,作业深度再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技术保障。深圳鹏城实验室牵头的“海洋大数据平台”接入全国3000余个监测站点,大幅提升海洋管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科技创新正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破浪前行的强大引擎。在此基础上,全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计划新增5个以上省级涉海科研平台,重点攻克海洋新能源、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抢占全球海洋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坚持生态优先,走出海洋经济生态双赢之路。按照《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广东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发展全程:惠州考洲洋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修复与新增9000亩红树林,建成全国首个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碳汇交易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在智慧海洋生态监管平台监测下,全省让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大幅提升,实时守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广东正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东盟共建“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合作中心”,与欧盟开展零碳港口技术合作,在国际海洋舞台上展现广东担当。坚持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让广东海洋发展既有热度又有底色。广东将持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深化国际合作,携手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家园,蹄疾步稳走好海洋经济生态双赢之路。

“扬帆但信风,助力凌长空。”站在中央擘画的新蓝图下,这片向海而生的热土正加速向全球竞争力的海洋强省迈进,以“广东方案”为建设海洋强国注入澎湃动能,在新时代的蓝色征程中续写向海图强的“粤”来“粤”美壮丽诗篇。(杜才云)

编辑:严哲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