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核底气,源于发展动能日新月异的成长性。(金羊网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中国经济依然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从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看,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凝结着亿万人民的拼搏奋斗。经济有活力,市场有潜力,发展有韧性——稳步向前的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高质量发展硬核底气,源于经济底盘坚如磐石的稳固性。稳定性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特征。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出现剧烈波动或者失控情况,经济安全才有保障。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巩固:供给端,一季度,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需求端,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货物出口增长7.2%,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总体来看,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良好稳固的基本面,正在形成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的新格局。有完备产业体系带来的强大生产能力,有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广阔需求空间,就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足底气。
高质量发展硬核底气,源于发展动能日新月异的成长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支撑。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引擎日趋强劲,关键技术突破高潮迭起,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人造太阳”刷新“亿度千秒”世界纪录,量子直接通信稳定传输创造世界纪录,全球首次使用脑脊接口技术让完全截瘫患者行走……2025年,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至5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向新而行,向高攀升,动能充沛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茁壮成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硬核底气,源于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主动性。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主动作为。扩围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中国旅行”爆火出圈;中欧班列稳定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加紧筹划,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发展的力量越聚越强。(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