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基层治理到和美乡村建设,组织在行动,党员干部一直在行动,目的就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奋斗出好日子。
组织强根基,构筑“战斗堡垒”。干什么?怎么干?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着人心向背,决定了事业的兴衰和成败。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沿,干在最实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整顿软弱涣散班子,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基层组织力量,注重作风建设,持续开展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整治,夯实基层党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激活力,激活发展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征程、新思路、新方法,使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粗放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农业发展。“新农人”、“新农具”、“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机械化,这些词条才是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农业专家的下派、农技站的建设、农业农村和人社部门对农业“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等,都是激活动力引擎的大好途径,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生态绘美景,打造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整洁后的舒心,植被覆盖、河道干净的安心,以及一片片良田、一缕缕青烟、一声声蛙鸣、一汪汪清泉、一条条乡村小路、一盏盏回家的灯,让宁静的乡村有了不一样的吸引力。由上而下的政策指引,由内而外的村规民约的规范,加之有基层党组织穿针引线落实政策,使得乡村的美变得触手可及。
文化引流量,振兴增底蕴。从“村超”到“村AB”的流量吸引,到“文旅局长说文旅”“城市宣传官”的推介,使得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有了清晰而具体的模样,如城市“后花园”、“菜篮子”、“果盘子”等等。通过深挖、培育,增强文化自信,增加的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底蕴。
产业是抓手,聚力增动能。发展才是硬道理,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动“一村一品”培育和建设,以及致力于文旅融合、智慧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村级党组织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切实凝聚干事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需要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组织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激发乡村活力,激活农民积极性,方能以更大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书写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金羊网 文/徐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