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季增长!外贸数据见证中国开放发展定力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鲁继明 发表时间:2025-07-15 17:00
金羊评论  作者:鲁继明  2025-07-15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这一成绩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犹如一剂强心针,既展现了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更印证了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外贸增长的背后,是结构优化的深层变革。上半年出口13万亿元的历史突破,离不开机电产品的核心支撑——7.8万亿元的出口规模、9.5%的同比增速,占出口总值的60%,其中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这背后,铁路运输网络的升级功不可没。中欧班列持续加密开行,不仅为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 "新三样" 产品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物流通道,更通过 "钢铁驼队" 的跨境联动,将中国高端制造的竞争力延伸至全球市场。数据显示,依托中欧班列的跨境物流优势,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长9.6%,对欧盟进出口实现稳步回升,铁路运输在打通"双循环"节点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市场主体的活力迸发是外贸增长的坚实基础。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8万家,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撑起近六成进出口总值。这背后,是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不懈努力。从政策层面的“两重”“两新”发力,到市场层面的产业链协同,各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各展所长,既有人力密集型产业的稳扎稳打,更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弯道超车,共同构筑起多元立体的外贸发展格局。

内需潜力的释放为进口趋稳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上半年进口同比略有下降,但二季度已转为正增长,石化、纺织机械设备进口增速达两位数,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原油、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增加。这既反映出国内产业链对关键资源的需求稳定,也体现了“双循环”格局下内需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需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为进口增长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仍在抬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为外贸持续增长带来挑战。但只要我们继续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与 "一带一路" 国家的互联互通,就一定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让中国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继续稳健前行。(鲁继明)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