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以规划塑造“中国之治”优势 谱写强国复兴伟业新篇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罗建华 发表时间:2025-06-18 15:11
金羊评论  作者:罗建华  2025-06-18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强调,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中长期规划,五年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规范引导经营主体行为,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文,收录了总书记关于为什么要制定中长期规划、怎样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加紧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规划”,如同一把标尺,丈量着奋进中国的足迹。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这样,如此科学地制定每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一起奋斗。纵览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其目标、内容、体系与机制基本上适应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个有序递进、接续奋斗的发展过程。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仅展现着“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潜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战略安排作出明确部署,清晰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我国这样能够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体现出独特政治优势,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被赞誉为“建立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有魄力的规划体制”。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必将不断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迈出坚实步伐。(金羊网 文/罗建华)

编辑:李芷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