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
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相关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主题交流探讨、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
论坛的共识之一是要以改革激发文化活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不少与会嘉宾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重点突破、综合施策,着力除弊兴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要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把育人才、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论坛的共识之二是要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论坛上的不少嘉宾紧密结合前沿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用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创造的图景》的发言,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围绕《数智时代的知识变革与创新》作主题发言……这些学者们提出的前瞻性思考和务实举措,都为我们在实践中推进文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论坛的共识之三是要以开放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论坛中,不少嘉宾提出,要秉持开放包容态度,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进文化领域开放合作,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领域的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家文化影响力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要强化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理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等等。
聚最强大脑,发文化强音。以举办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为契机,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凝聚起各方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我们必将进一步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