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五月天,岭南文化新景观。5月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为期5天,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另在深圳各区设52个分会场。
本届展会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展会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目前,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已转入展务服务筹备阶段。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承载着厚重的使命与期望,即将在深圳盛大启幕,万众瞩目。这场文化盛会,不仅是展示文化产业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平台,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擘画了一幅宏伟蓝图。
本届文博会规模宏大,亮点纷呈。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52个分会场遍布深圳各区,构建起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展示网络。一系列数据彰显出文博会作为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的强大影响力和引领力。
本届文博会展示内容丰富多彩。从展品内容来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品、数字内容产业、文化科技融合等多个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艺术品相互交融,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数字出版、影视动漫、互动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代表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沉浸式体验、文化 + 科技解决方案等文化科技融合成果,更是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为文化带来的全新魅力。在众多新设展区中,人工智能展区尤为引人注目。60余家人工智能“常青顶流” 企业和 “破圈新秀”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方式,将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文博会,岭南文化元素风景这边独好。对于岭南文化而言,文博会是一个绝佳的展示舞台。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拥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广绣、粤剧、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骑楼、碉楼等特色建筑,再到岭南画派、岭南文学等艺术形式,都承载着岭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在文博会的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时尚生活展等展馆和展区中,这些岭南文化元素将得以充分展示。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岭南文化不仅能够让国内观众深入了解,更能走向世界,与全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收多元文化的养分,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文博会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可期。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博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和产品的平台,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推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大量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的展示交易,为文化产业注入了资金活水,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此外,文博会期间举办的各类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汇聚了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为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共享文博盛宴,是每一位文化爱好者和从业者的期待。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欣赏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加坚定对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信。通过参与文博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见证文化创新的力量,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共襄文博盛宴,擘画岭南文化产业发展新篇。文化风正劲,风景更可人。展望未来,相信随着文博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文博盛会的到来,一同在文化的海洋中遨游,共同擘画岭南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金羊网 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