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快评】99%的广东人,都不知道的“荔”史?

来源:触电新闻 小强快评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5-16 23:15
触电新闻 小强快评  作者:  2025-05-16

评论员曾小强:

这或许是连99%的广东人,都不知道的“荔”史。

说起荔枝,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200多年前,长安皇宫里的杨贵妃,吃到口的荔枝来自哪儿呢?来自千里之外的荔枝之乡——茂名高州。

荔枝,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土植物。在现有的文字记载中,荔枝种植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最开始,荔枝,还被叫作是“离支”,也就是从树枝上离开的意思。其实,古人早就明白,像荔枝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树枝,一旦离开了树枝,就会“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也正是因为荔枝的鲜美和娇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王室权贵们为了能吃上它,牺牲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是生命。据说,在汉朝建朝时,荔枝就成为了皇室贡品。后来,汉武帝平定岭南后,直接在长安城里修建了一个扶荔宫,专门用来种植从岭南运过去的荔枝树苗。可惜这荔枝树水土不服,很快就枯死了。汉武帝大怒,一口气就杀了几十个人。

到了唐朝,杨贵妃极爱吃荔枝,唐玄宗特地让人修建了“荔枝道”,从岭南快马加鞭运送鲜荔枝。这条“荔枝道”每隔20里设置1个驿站,最多时共有1639个驿站。新鲜采摘的带叶荔枝密封于竹筒中,装笼上马。20里换1个人,60里换1匹马,日夜兼程,日驰超过500里,最终把鲜荔枝送到了贵妃口中。在这条“荔枝道”上,运送荔枝的马匹,扬起满天灰尘,急如星火;而路旁的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

到了宋朝, 57岁的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到广东惠州。他在盛产荔枝的岭南终于实现了“荔枝自由”。不过,他在赞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同时,也不惜疾呼:“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意思就是我只希望老天爷能多可怜可怜小百姓,不要生出像荔枝这样的尤物,成为苍生的灾难。

就这样,千年来,无辜的荔枝,一边被人苦苦追求,却又一边蒙受着污名。好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荔枝,终于不再是权贵才能吃上的御用贡品,也能进入到寻常百姓的家中。

现在,被我国记录在案的荔枝品种,已经发展出600多种。市场上常见的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白糖罂等等,糖度、大小各不相同。当然,全国种植荔枝的地方很多,但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还是在广东。因为,广东属于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气候,冬季短暂降温且极少霜冻,这就为荔枝树的花芽分化提供了适宜条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进,广东的荔枝产业,加速实现了从智慧种植、冷链保鲜、快递物流等全链条的保驾护航。一年四季,从雷州半岛的遂溪仙品荔,到闻名千年的高州妃子笑,再到潮汕地区的雷岭乌叶荔枝,广东可以说是月月有荔枝“上新”,给予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每时每刻的甜蜜。有数据统计,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出自广东。

现在,夏天很快又要来了,广东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了“荔枝的海洋”。对于我们来说,动动手指,一键下单,就能享受到这天然的好滋味,或者不妨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广东,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甜蜜之旅。

主笔:曾小强

编辑:甘楚楚、陈晓珊

剪接:王 珍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