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AI“小巨人”数量全国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花好“粤”圆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殷建光 发表时间:2025-05-14 11:12
金羊评论  作者:殷建光  2025-05-14
时代发展需要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广东毅然决然地肩负起这一重任,奋勇前行。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变革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场科技浪潮中,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已然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近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中的两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其一,广东凭借1500家核心企业构建起创新矩阵,以2200亿的产业规模撑起“广东智造”的脊梁;其二,广东在AI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AI创新浪潮中,广东勇立潮头。改革发展的浪潮奔腾不息,广东始终勇当引领者;技术革命的征程上,南粤大地奋勇向前。广东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省份。深圳市的鹏城实验室建成了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则打造出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数据显示,广东在AI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独占鳌头。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从迈瑞医疗与腾讯携手打造全球首个面向重症领域临床落地的大模型,到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荣膺全球第一,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在创新实力、市场份额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在产业规模增速、企业总量、大型企业数量等指标上均位列国内第一。目前,广东已逐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不仅是广东的担当,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时代发展需要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广东毅然决然地肩负起这一重任,奋勇前行。

广阔舞台上,振翅高飞。科技革命的春风吹遍广东,为其技术革新提供了广袤天地。广东省已构建起以深圳、广州为主引擎,大湾区其他城市特色化发展的区域格局。深圳打造的“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形成多核心产业布局;广州培育了包括19家科研机构与12个产业园区的人工智能重点载体。东莞市形成了松山湖、滨海湾、水乡等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支点;佛山市构建起“一高地多点支撑”的布局。广东的“机器人七剑客”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自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此外,广东在群体智能、类脑智能、具身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等前沿领域,以及无监督自然语言处理、群体自主无人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在广东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广泛应用;广东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领域加强规划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AI领域的激烈竞争正重塑广东产业版图。智能产业在广东这片沃土上振翅高飞,发展气势恢宏。广东正努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坚实支撑,奋勇迈向新高度。

锻长板补短板,发展正逢其时。尽管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面临算力滞后于产业发展等共性难题。此外,广东还存在“东部缺算力,西部缺需求”的供需错配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广东省提出构建技术攻坚链、打造场景应用链等“五大链条”的策略建议,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补齐发展短板,助力AI产业在广东稳健快速发展。从深圳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半壁江山,到广州培育出破解城市交通难题的AI大模型,再到东莞松山湖的智造车间里,机械臂宛如掌握了“望闻问切”的技能,广东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AI“小巨人”数量全国第一,彰显了广东的发展底气与实力;人工智能产业花好“粤”圆,描绘出广东智能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AI发展看广东,人工智能在南粤大地正振翅腾飞。根据《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广东将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大幅提升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秉持自立自强原则,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坚信,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必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阔步前行,为全国树立典范,做出积极贡献。(金羊网 文/殷建光)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