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之笔绘就新时代党群同心圆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叶颖 发表时间:2025-04-24 14:17
金羊评论  作者:叶颖  2025-04-24
通过科技赋能和制度约束,斩断不正之风的现实链条,铲除其滋生的制度土壤,而后作风建设方能行稳致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全党上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风建设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让八项规定化作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让为民务实成为政治生态的鲜明底色。

制度固本,破立并举筑牢作风堤坝。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既需以雷霆之势破除沉疴积弊,更要以制度之力筑牢堤坝防线。“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的果敢,更蕴含于制度创新的深层变革。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形性、变异性,必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面对“快递送礼”“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等新变种,必须坚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通过科技赋能和制度约束,斩断不正之风的现实链条,铲除其滋生的制度土壤,而后作风建设方能行稳致远。

民心为镜,躬身实践检验作风成色。干部作风的成色,要用民生温度来检验,作风建设的底色,始终映照在群众的获得感中。干部应当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敞开大门听真话,在群众“挑刺”中磨砺作风,将“群众盼的”变成“政府干的”,切实解决市政建设、农村治理、政务服务等多发领域的民生问题。既要运用有关政务热线、官网、小程序、APP,又要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既要做到即受即办,也要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当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在田间地头听民声,在项目现场解难题,作风建设的根系就会深深扎进人民沃土。

减负增效,松绑赋能激发基层活力。基层减负的“减法”,实质是为实干担当做“加法”。基层减负为实干腾出了空间,为创新释放了活力。要彻底根治“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周周检查”“月月考核”等束缚基层干部手脚的绳索,切实精文简报、轻车从简、改进文风,让基层干部从“痕迹管理”转向“实绩导向”,从纸上规定和报告报表转为落地落实,激发出干部“脱虚向实”的能量,让党心和民心的同频共振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动能。 (文/叶颖)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